正文

火眼金睛的“地铁医生” 青岛地铁运营公司工务部副经理王福强

2020-05-06 12:05 来源:青岛新闻网
分享到:

王福强作为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工务部副经理,他身先士卒、扎根一线、思路开阔、勇于创新、任劳任怨、无私奉献,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地铁事业上。

心里装着梦想,方能风雨无阻

怀揣儿时的梦想,抱着“离家远一点,出去闯一闯”的想法,1996年,王福强毕业分配到了济南铁路局青岛工务段。从技术员到工程师、施工队长,再到车间主任、技术科长……无论在任何岗位,专业技术都是他工作中最牢固的基石。

2013年6月,王福强毅然放弃了铁路上的稳定工作,来到了“还看不见地铁”的青岛地铁。他坚信在轰轰烈烈的地铁建设大潮中,在这造福一方百姓、前景光明的事业中,凭借自身能力定会发光发热,实现自身的价值。

参建就是责任,责任就是动力

王福强逐步担负起安全技术部的管理工作,全程参与了地铁3号线、2号线和11号线等线路的建设和运营筹备工作。从参建、验收、接管、试运行到开通,再到后期的工务安全生产管控、工务设备设施维护,他都积极参与其中。

batch_2.王福强.jpg

2017年4月,工务部组建,王福强承担起部门的生产组织、安全管理、技术质量管理、培训管理、标准化管理、信息化管理等六大模块的工作,并着手2、11号线运营筹备工作。当时,2、11号线职工绝大多数是新人,经验不足,工期又紧,他身先士卒,牺牲周末和夜间休息时间,在现场手把手教,带领职工核查施工问题7000余项。

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经验,使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。隐蔽工程验收一直是一大难点,而他用双眼发现了很多隐蔽问题,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。比如:车站搪瓷钢板后的离壁沟检查,坡度设置不合理、施工垃圾遗留;11号线防雷和杂散电流综合接地端子接地情况不符合要求等……这些问题他都能及时发现,并责令施工单位限时整改,确保接管后设备设施运转正常。

用心守护梦想,用行动履行承诺,这是他毕生的责任和热爱。之于新生的青岛地铁,他就像一个守候在幕后的医生——对地铁设施每个细节始终如一且近于苛刻的专注,对轨道技术每次革新锲而不舍且精益求精的坚持。

一步一个脚印,专注做好日常安全生产这件事

在生产质量这条路上,王福强始终相信唯有拼搏的信念和坚定的热爱才是解锁更加精准、高效质量的钥匙。

对于生产技术孜孜不倦的追求,同时为解决生产工艺、检修手段落后等问题,王福强在工作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创新与突破。面对困境,王福强牵头组建“探伤工作室”,放眼全国也属于首创。在探伤工作室,学员们就像医学院学生学习临床一样,对各种不同型号的钢轨试块进行探测,对伤损位置的查找、伤损类型的判断、探头选用、探测角度等一起研究切磋、用心揣摩,每个问题都作为专项课题研究解决,大大提高了学员的专业技能。他牵头组建“焊轨突击队”,通过定期开展铝热焊理论及实操培训,实现专业化焊轨队伍建设及专业焊轨人才培养,弥补了在钢轨焊接、焊缝检测等核心技术与质量管理中存在的短板,通过定期演练培训,人员技能大幅提升,为后期各线路的探伤及焊轨提供人才储备。他还牵头成立工务部创新工作室、先进装备共享平台、工电联整示范区等平台,全面盘活职工思想,用创新激发更大活力。

(右一:王福强)

同年,由他积极规划开展的2、3、11号线线路试验段精调工作,对标250km/h标客专铁路检修标准,提高了线路设备检修质量,开展试验段精调工作。同时,为夯实责任,确保监管到位,王福强敢于突破藩篱,创新建立委外监管机制。针对尾工整改多,监管任务重、压力大的问题,他多次向相关部门提出解决方案,最终明确委外单位人员需进行B3及C类施工监管,有效解决了监管人员不足的难题。

四十四载春秋更迭,为梦想跋涉,僵直了腰背,沧桑了面孔,但初心不变。他像一把铁锤,将理想与事业碰撞出铮锵的回响,将激情与岁月迸发出火一样的光芒。正是无数个平凡的工作的瞬间、无数个普通的夜以继日,点点滴滴汇聚成了这位拥有不凡信念的榜样。


我要爆料 免责声明
分享到:
© 青岛新闻网版权所有 青岛新闻网简介法律顾问维权指引会员注册营销服务邮箱